月色纯洁,相思弥漫。那样的小雨,那样的小巷,丁香,或丁香一样曼妙的身姿,犹如梦境,如烟呈现。戴望舒的《雨巷》,像一首悠远的萧,总能在月夜响起。 掬满日月的光华,踏着四月的芳菲。旅一一班李森贵同学于4月29日晨会向全校师生带来中华经典诵读之《雨巷》,以精心的装扮和深情的诵读赢得台下阵阵掌声。 (诵读者:旅一一班李森贵) 《雨巷》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。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“撑着油纸伞”,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。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,希望逢着“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”,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,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、哀怨。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,然而转瞬即逝,“像梦中飘过”,她的颜色、芬芳、“太息般的眼光”以及“丁香般的惆怅”统统消散在“雨的哀曲里”。他依旧“撑着油纸伞”,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,依旧怀着希望,希望飘过“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”。 《雨巷》戴望舒撑着油纸伞,独自彷徨在悠长、悠长 《雨巷》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。在这里,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“雨巷”。这里没有声音,没有欢乐,没有阳光。而诗人自己,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。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。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。诗人笔下的“丁香一样的”姑娘,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。然而诗人知道,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。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,而且又是倏忽即逝,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。留下来的,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,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。 |
GMT+8, 2021-1-17 01:48 , Processed in 0.631297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